很多人希望能預測自己的未來,知道我未來五年、十年是什麼樣子,其實這都是沒有用的。我看過管理大師彼得‧杜拉克的一句話,他說「唯一能預測未來的方 法,就是去開創它。」也就是說,你如果希望未來成為怎麼樣的一個人,只有朝著你想要的方向努力去做,才能成功。但是,大多數的人通常都是照著以前一樣的模 式來做事,很少想到應該要去開創未來。舉例來說,財星雜誌票選五百大企業,在1985-1995十年間共有一百四十三家公司跌出前五百名外。這些都是很優 秀的公司,可是為什麼在十年間會有這種變化?
那是因為他們只知道埋頭苦幹,沒有看到外界的改變而積極去開創未來。這樣的人 在公司一多,整個公司自然就危險了。另外,1993年有訪問了IBM一千二百位高階經理人,有四十%表示看不出有改變的需要。聽了上面這些,你千萬不要以 為我們自己是例外,其實我們可能只是大多數人中的一個。如果你沒有想到要去開創未來,尤其是在不景氣下,或者你覺得我沒有能力開創什麼,我們就跟這些人完 全一樣。在今天,改變其實是一個常態。像這一次的金融危機,難道這次過了,下次就不會出現了嗎?有人說過一句話,不變就代表消失。雷明頓公司的董事長也說 過,「沒有比一切正常更危險的事。」所以,如果我們不一直想著改變、改變,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。就如奇異公司的董事長韋爾許所說:「如果外界的改變比我們 公司內部改變快的話,我們就是在走向結束。」 那麼,我們應該怎麼才能因應改變,開創未來呢?
團隊合作激發潛能
第一,我覺得現在社會最大的改變,就是越來越多的事情需要大家合作,而不是個人或英雄主義。 EQ的作者高曼在他的個案研究中發現,成功的人情緒智慧往往比較高。情緒智慧可以激勵自己,也能激勵別人,讓我們和別人能很順利地一起工作。高曼舉了一個 例子,他說,一架飛機如果機長、副機長、機械工程師,和空中小姐這些工作人員都能合作無間,那麼重大的災難就能減少七五%。這裏可以看出合作的重要性。 另外,克萊斯勒的總裁艾科卡說,每年在經理人的考績表上只要出現這麼一句話,「此人難以與他人合作」,他就不會重用他。理由是,人是最根本的,如果跟人沒 有辦法相處,怎麼會做得好呢?
戴明博士在日本有一場演講,他問在座的大企業家說︰「想尋找優秀人才的請舉手。」在場的企業家幾乎全都舉手了。戴明跟這些企業家,「你們根本就不需要去找,這些人才其實就在你們身邊。」 他的意思是指,人都有潛力沒有發揮出來,應該把這些人的潛能發掘出來。那要怎麼做呢?就是讓他們有共同的願景、目標,再加強他們的專業能力,這樣公司才能朝著相同的方向前進。也就是可以由團隊合作,來激發自己和他人的潛能。
態度和熱忱是競爭優勢
除了團隊合作之外,我們想要創造未來,第二個就是態度和熱忱。有人問北歐航空公司的總裁︰「你怎麼把一家每年賠七千萬美金的航空公司,變成每年都賺幾億美金?」他回答,我只做了一件事,那就是改變員工的工作態 度。我想大家都同意,不管做的是那一行,在技術的層面上大家其實都相差不多 ,那麼未來的競爭優勢是什麼呢?其實就是態度和熱忱。在美國有一家大企業裁員,第一個裁掉的是一位華裔工程師。這個人很不服氣,跑去跟老闆理論。他說 ,我奉公守法、任務都能達成,做事也規
規矩矩的,為什麼要裁我?老闆回答他說,就是這樣我才要裁你,因為我不知道你在想什麼,我需要你的參與和意見。 從這裏可以看出態度的重要。
卡內基有一位傑出人士舉了一個例子,他說我們在飯店房門上常常可以看到掛著一個牌子,上面寫著「請勿打擾」;而很多人在不知不覺中也常常掛著請勿打擾這 句話,讓人不敢親近,以致於錯過了很多可能的機會。所以,我們應該了解態度的重要性。同時態度並不是天生就會的,這是可以訓練出來的,我們應該在態度上時 時訓練自己。
溝通技能不可或缺
第三個可以幫助我們開創未來的,就是溝通能力。溝通能力現在是個很熱門的話題,可是到底應該怎麼溝通呢?其實,溝通就像我們學英語、游泳一樣,是一種技 能,而不是知識,所以需要不斷的訓練才能學會。而且不只要會,還要不斷去運用,才不會忘記。 摩托羅拉的董事長說︰「你現在所會的,所知道的,都已經是過去式了。因此,我們必須不斷地去學習。」松下幸之助也曾經說過,「終身學習比個人智商、家庭、 魅力、正規教育,對事業的成敗更具決定性。」這個終身學習的觀念,真的對我們非常有幫助。此外,松下幸之助又說︰「終身學習能培養出某些習慣,包括積極聆 聽的能力。」
所謂積極聆聽的能力,其實也就是一種溝通能力。像現在我站在這裏跟你們講話,你們所表現出來的眼神和表情,讓講話的人很想和你們溝通,因為你們重視他, 對他很感興趣。這就是一種積極聆聽的能力。所以單單只是會聆聽,你就可以取得對方的合作,這就是一個很寶貴的能力。聆聽的能力,不是光用上課就能學會的, 必須要不斷地練習。就如松下幸之助所說,要靠終身學習來培養。 我記得張忠謀先生把他自己成功的最大原因,歸因於溝通。他說︰「不要因為溝通不良,讓自己學習的東西無法發揮。」像我前面所講的團隊合作、態度和熱忱這些 內容,如果你會聆聽的話,你恐怕已經領先很多很多的人了。我們應該努力訓練自己到達溝通的最高層次,那就是,「說話的人要說到對方想聽,聽的人要聽到讓別 人想說。」這是一種溝通的良性循環。
教育≠訓練﹖
另外,我要提醒大家的是,有很多人很願意進步、成長,但是常常把教育和訓練搞錯了。教育是要改變人的想法,訓練是要改變一個人的行為。你想要真正達成終 身學習、改變的目標,就必須從教育跨進訓練的層次。也就是要從態度、知識的吸收,更進一步運用時時的練習和回饋,達成能力和習慣的建立。同時要不斷重覆這 樣的一個成長循環。才能真正達成改變的目的。 我想不管你們要去參加什麼課程,首先就要問,這些課程上完之後,能讓我在哪些行為上改變;和果沒有,就需要考慮一下了。尤其像很多為高階主管所開的課程, 更需要注意到這一點。
最後我想要用一句話跟大家分享,那就是,「成功的人常在困難中找到機會,失敗的人常在機會中找找到困難。」在不景氣下,這句話可以讓我們有許多啟發。
轉貼自 http://members.tripod.com/carryshen/hr.htm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